评价自己“各种一般般”但是拿到斯坦福大学录取的X同学,
实际上是个规划非常清楚明白的“小机灵鬼”:一早的规划、明确的目标、充足的准备、清晰的认知
这些,都帮助他成功逆转,收获斯坦福大学录取
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X同学的成功“冲刺”之路吧!
Q1:对于专业选择和留学申请,据说你很有自己的想法?
A1:不得不承认,我的本科学校不算好;但是当时选专业的时候,我就想过,专业和名校,我总得占一个吧--换句话就是,既然学校不够好,那就在自身能力许可的基础上,选择更好的专业。所以我就选了我校最好的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研究生的申请上,我其实没完全考虑好:一个是因为不确定未来的就业方向,另一个就是不能明确,自己是不是适合做科研。但是年轻嘛,就还有机会多折腾一下,多进行尝试和探索;也是在这样的想法之下,我在申请的时候,是混着申请了偏实践类的工程硕士(Master of Engineering,简称MEng)以及偏科研的理科硕士(Master of Science,简称MS)理论上说,MEng会相对MS好申请一点,所以原本的冲刺院校UCB,是选择了申请MEng项目;斯坦福本身是没抱希望的,加上也没有MEng项目,就当是勇敢冲了一把大梦校。
Q2:关于成功冲刺斯坦福,你有什么经验要分享?
A2:申请方面,我觉得我是个绝对的‘强迫症’,也是个绝对的‘完美主义者’,更是一个‘尝试者’。我对自己的评价是一个非常爱尝试的人;那么,在申请准备中,在无法明确自己的申请方向、因此也很难在深度上进行很好探索的情况下,我的决定是‘拼广度’。也就是说,关于有利于申请的一切,能尝试的我都去试了:交换、实习、科研等等......当然这个不算是那种别人说什么,我就不加思考去做的决定:我是结合了自身的性格特点、学习特点、就业考虑以及自身规划等等,才做出的尝试。就比如路桥专业,当然会有非常专业和科研的部分,但是总体上来说,还是要求“落地”,也就是会对“可行性”和“可实现”要求非常高的专业。那么对我来说,在不能确定未来走‘教职’路线或者‘工程师’路线的前提下,那就平衡一点,都试试,也看看自己的边界在哪里。所以最后整理申请材料的时候,我才觉得自己哪哪都一般般:学术一般般,科研一般般,实习一般般;虽然在UCI(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的一年交换,是拿到了4.0的GPA的。但是就两个好处:经历足够多,且推荐信储备很充足。这也为能够写好文书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至少我的背景经历是非常充足的。
Q3:关于成功冲刺斯坦福,你有什么经验要分享的呢?
A3:申请方面,我觉得我是个绝对的‘强迫症’,也是个绝对的‘完美主义者’,更是一个尝试者。我对自己的评价是一个非常爱尝试的人;那么,在申请准备中,在无法明确自己的申请方向、因此也很难在深度上进行很好探索的情况下,我的决定是‘拼广度’。也就是说,关于有利于申请的一切,能尝试的我都去试了:交换、实习、科研等等......当然这个不算是那种别人说什么,我就不加思考去做的决定:我是结合了自身的性格特点、学习特点、就业考虑以及自身规划等等,才做出的尝试。就比如路桥专业,当然会有非常专业和科研的部分,但是总体上来说,还是要求“落地”,也就是会对“可行性”和“可实现”要求非常高的专业。那么对我来说,在不能确定未来走‘教职’路线或者‘工程师’路线的前提下,那就平衡一点,都试试,也看看自己的边界在哪里。所以最后整理申请材料的时候,我才觉得自己哪哪都一般般:学术一般般,科研一般般,实习一般般;虽然在UCI(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的一年交换,是拿到了4.0的GPA的。但是就两个好处:经历足够多,且推荐信储备很充足。这也为能够写好文书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至少我的背景经历是非常充足的。
Q4:关于对于科研经历,你会给出怎样的评价?
A4:因为在做科研之前,我已经在UCI那边交换了一年;所以,我觉得我从语言以及专业储备角度,做好了去尝试海外科研项目的准备。其实本来计划是要做一个暑研的;但是之前的准备不太充分,导致有点耽搁,再加上我规划老师的建议,我就选择了尝试线上科研这个方式。据我自己的了解哈,我应该是第一个跟导师做一对一项目的学生。项目内容是基于我之前在UCI交换期间做过的一个课题内容‘竹结构’的一个拓展;最终的定题,也是跟导师在此基础上,认真讨论商量过的内容。我之前做的课题主要是那种单一个例的竹结构稳定性分析,所以原本的想法,是要做一个更全面的竹结构分析。但是跟导师讨论过后发现了问题。第一个是目前能够用来做分析的数据太少了,毕竟做竹结构这个方向的人,可能在业界确实也比较少,很小众;第二是,做结构分析的话,涉及到的内容太多了。就比如房屋结构吧,要分析的内容,不仅仅在于稳定性;不同环境下,房屋结构样式众多,我现阶段的知识储备不足以研究一个理论性的结果适用所有的结构类型。所以这两个顾虑放在一起,就很难进行突破性的研究。导师在考虑了我的想法以及目前的科研情况后,给了我很好的建议:就是从典型性的房屋结构入手,更细化分析竹结构在抗风角度的‘脆性’。大体的思路就是,既然没有更详细的数据分析,不如抓住某一点,去做比较通用性的分析和研究。当然啦,因为种种原因,我定题的时候其实有点晚,导致论文有点跟不上。但是最大的收获,我认为有两个方面。第一就是,提早接触到了研究生水平的课程内容--本科的学习内容基本是没有机会接触到这么细的分支领域的;第二是很好拓展了我的思维。之前的科研相关项目,基本都是考虑单次稳定性问题;而这次,让我开始学会,从一个长期的角度来评估,要充分考虑到未来的风险以及周围的环境。同时,从我的班主任老师那里,我也听到了导师非常积极的反馈--虽然我觉得,我只是做到了作为学生应该做的事情吧。申请斯坦福,当然是用到了导师的推荐信啦!毕竟是行业内的大牛导师呀!
Q5:还有其他想要分享的内容吗 ?
A5:不管是申请还是科研,我的经验是,除了多尝试,另外一点就是自己要上心。一定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充分了解自己的目的以及需求,认真实现自己的目标。比如,我就会很较劲去追着文书老师以及导师,来沟通文书以及科研项目的进展情况。自己都不上心,肯定是不行的;哪怕“事儿多”一点呢,也要对自己负责。第二,一切充分准备的背后,都是时间的积累。我从上大学开始就明确了要去留学,所以所有的准备,都是一早开始进行的--从语言和标化考试,到实习和科研的安排,一切完全的准备,一定离不开充足的时间。第三,想夸一下我班主任郭老师,服务是真的好!反馈和处理都非常及时有效,能够真正帮助到我做科研的进程以及内容,单独来夸一下哈哈哈。最后,也是按照往常,祝更多的同学吸到欧气,收获理想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