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都从事高等教育,让我从小对大学和科研并不陌生
但放养的环境和佛系的性格却成了我求学路上的“最大阻碍”
有时,人的改变只在一瞬之间,而我的际遇则来的不早不晚。
求学之路才刚刚开始,粉色的烟霞已绵延到视线的尽头,
引擎发出轰鸣我向远方驶去,而故事就留给你们了——
Q1:你的本科是川大工程通信工程卓越班,它和普通专业有什么不同吗?
A1:我们学校这类‘实验班’性质的专业还有不少,基地班、拔尖班,还有吴玉章学院都挺有名的。一般的话,就是在保研和留学上机会多一点,然后会有一些其他的专项资金和奖学金项目。其实当初是想学个基础学科,完了填志愿的时候首选是数学来着,不过差了两分没录上,就到电子信息学院了。
Q2:好像很多CS相关专业的同学一开始都想学数学来着?
A2:我自己本身特别喜欢数学,然后学的也还可以。填志愿的时候问了我爸我妈的意见,他们意思就是既然你感兴趣那就接着学呗。就我爸是学数学的,我妈是学中文的,我本科要是选个基础学科他们也都觉得挺好。不过后来我爸硕士学了计算机,然后也一直在高校工作,所以我最后没能进数学系他倒也看得开,起码通信工程以后就业前景还是有的。我个人是觉得,数学毕竟是现代科学的基础,本科四年的时间其实更有利于学生搭好完整的知识体系。硕士阶段再专攻一些CS相关的细分专业、甚至是一些商科专业,学起来可能还会更轻松一些。这可能是很多学CS都出身基础学科的原因。
Q3:打小父母都在高校任职有给你带来什么特别的影响吗?
A3:他们从小对我的教育方针基本上就是一个词——放养。倒不是说不管不问放任自流,而是不会给我施加太多压力,有什么兴趣都会鼓励我去尝试,有时候也会想,要是当初他们能多‘鞭策’我一些,没准我也能考个清北啥的。不过好处就是,我现在遇到大部分事情,心态都会比较平和.。碰上感兴趣的东西,想象力和专注度都会提高很多。当然坏处就是,不感兴趣的东西就会漫不经心,差不多完事儿。所以大一大二不少大课我觉得没啥意思,就不太用功,勉强维持了个八十来分的样子。
Q4:几十个人一起,老师一个人干讲的大课昏昏欲睡?
A4:这些通识课、基础课都是完整的知识体系,每个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和递进衔接会很紧密。如果你哪一章没学好,可能整个后面都会别扭。但换个角度,高中的那套学习方法仍然是适用的,这让我有点兴致恹恹。上了大学,我其实是更想带着问题和兴趣去学习,所以这些需要长时间保持专注的大课就会不怎么走心。现在大三,各种更实践一些的课多了,我学的会更好一些。真·学霸’们能好几个月都保持一个很高的学习强度,我大概只能保持一天高强度学习,最多三五个小时不看手机。
Q5:所以大三这一年你是怎么把均分给提上来的?
A5:我要说参加集思的科研项目是一个重要的原因,相当于给自己一个明确的信号——我要进入到留学申请的状态中了!而且这是我做的第一项准备,必须要慎重对待。大三的专业课还挺多的,我还需要提均分。同时参加科研项目的话,其实也是倒逼自己安排好时间表,提高学习的效率。像以前那样感兴趣的才使劲儿肯定是不行了,以后也不可能所有的事情都是自己感兴趣的。另一方面,不少专业课和我当时参加的项目内容关系还很紧密,所以相辅相成,我学校里的课成绩也提得很快。
Q6:说到这个,你当时参加科研项目的体验如何?
A6:我当时参加的是牛津大学Justin教授的一个数字通信项目。一个最直观的感受是:世界级名校的教授是真不一样。或许他讲的东西还是我所熟悉的内容,但整个过程节奏的把控太舒服了。用哪些例子能引起学生的好奇;什么时候该停顿给学生消化的时间;什么时候该活跃气氛让学生参与互动……这些东西我们在自己学校注意不到,但说句可能被打的话。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而且从课程安排上来说,主导师授课、Mentor Session、助教答疑的组合就很像英美大学那种Lecture、Workshop、Tutorial的模式,我觉得这种教学方式特别适合自己。要说吧,参加项目的时候,整个人精气神儿还真有点不一样。我一直都是比较佛系的那种性格,但当时做小组论文的时候,我反而是主动担当Team Leader的那个人。因为组里还有个高中生,我每次都会把最核心的工作搞定,把剩余的部分安排的妥妥当当——这放在以前那就得是太阳打西边出来的架势
Q7:你觉得自己在集思的这段经历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A7:科研的机会来之不易~~这和我花了多少钱倒没关系,而是这段经历让我认识到,不管是在哪所大学,本科生能有机会真正参与科研项目的一定要好好珍惜。道理很简单,教授或者师兄不但需要手把手的教你很多东西,而且说穿了你能承担的任务人教授带的研究生能做的更快更好。换言之,在这个过程中一个本科生只是单纯的在占有机会和资源而做不了什么贡献。其实很庆幸自己在大三的时候有了那么一点危机感,然后不仅参加了集思的项目,也调整好了自己的状态。虽然现在是暑假期间,但我依旧能按部就班的照着自己既定的申请计划去实施。2022Fall的申请季马上就要到了,不如放松心态,目标美国Top30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