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同学
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已经落下帷幕。
今年,全国报考人数为457万,比2021年增长80万。
努力只能过线,拼命才能上岸。
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持续扩大。2011年研究生招生总人数56万,到2020年达到110.6万人,2021年则达到了约120万。
想上岸仍然不易。
毕竟,考研报名人数也水涨船高。
今天我们要为大家介绍一位集思学员,
抱着“考研留学一手抓”的心态
在一次科研之后,
稳稳拿到了北大保研名额!!
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她的故事吧!!
Q1:起初你是想出国留学的,为什么后来又选择了保研名校呢?
A1:我在大三之前一直想要出国,直到大三上学期结束之前甚至还在纠结。虽然我的成绩一直不错,但因为保研对于科研的要求比较硬核,面试的时候没有成果的话在保研面前是很吃亏的最初是想出国保研两手抓的,因为准备的东西并不冲突也正是集思的这段科研经历,给了我冲一冲国内名校的勇气。还有考虑到疫情的情况,最后就全身心保研啦。
Q2:为什么选择做科研,为什么又选择集思呢?
A2: 在本科阶段做科研首先目的肯定是丰富自己的经历,加深对这门学科的理解;一方面想要为后面的升学和就业打好基础,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未来能够更好的学习这个专业做准备。我是大三第一学期选择集思的,当时在出国和保研的十字路口上,在学校的科研项目几乎都到了死胡同。每天十分焦虑:感觉自己每天忙忙碌碌,学到的东西确寥寥无几,能写在简历上的东西也是少的可怜,,这时候我在微信上无意看到了集思的公众号,看了几篇学姐学长录取后分享经验的文章,以及几期项目的介绍,集思老师也非常耐心地为我讲解了我适合什么项目,并且告诉我:只要努力一定可以出果,这样就让我下定决心去好好搞科研。
Q3:科研对你有什么帮助,谈谈科研对你保研的重要性吧
A3:首先,科研肯定加深了对金融这门科目的理解,思维模式发生很大变化。没做科研的时候觉得SWOT,波特五力模型、4P模型厉害得要命,用了这些模型商赛肯定能赢。做了科研才知道,每个理论的得出都需要数据的支撑,而不是简单的套公式。越深入做下去会越觉得有意思,支撑我们的学科主要的知识基础是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学术研究使这些学过的多学科知识都串联起来了。
仅一段亮眼的科研成果,让我在初筛和面试中脱颖而出!
从申请结果来看,做科研、发表论文,能够提高申请竞争力,因为科研成果体现在思维、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都是高校看重的学术潜力,能够一定程度上弥补标化成绩的不足。第一轮简历初筛的时候,科研经历会让你的简历比较亮眼,可以一下子脱颖而出,不会埋没在申请大军中。进了保研面试后 ,有了真正做过的科研,教授才和你有的聊,进而才能更加了解你,发现你读研究生的潜质。总的来说拥有良好的科研能力,能够拿出高质量的科研产出,对于保研的整个环节来说,是能够真正保证我脱颖而出、非常重要的一步
又选择了保研名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