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学生 大学四年三次换专业,从土木工程到人工智能再到计算机科学,
并最终确定了自己真正想学的方向——他肯定是一个沉浸于科学海洋的Big Boy
如果再加上一条,这个学生每次“横跳”的前提都是专排第一的成绩,
还忙里偷闲跟着哈佛导师做科研、在斯坦福大学的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
那如果,这个学霸在比别人多上好多专业课的同时,还有一头飘逸的长发
从零起步学美术、弹古筝、唱跳 Rap ——我咧个去,您这真的是来念大学的吗?
敢问上仙在何处道场修行?
其实,“学仙”的名字叫蔡承志,他是张广军院士口中探索无限可能的追梦人,也是集思学院科研项目的优秀学员。
Q1:每次都是专业排第一横跳到其他专业(学弟学妹们兴趣MAX)
A1:对我而言,在大学里最重要的事情首先是找准自己的定位,就像希腊德尔菲神庙石碑上的第一句话“认识你自己”“蔡神仙”的第一次换专业发生在大二第一学期结束的时候,当时他参与的土木工程的项目经常需要用算法做出具体的模型。如果在CS方向拥有良好的基础,那么显然可以更容易的实现自己在结构方面的构想——于是他便毫不犹豫的以土木工程专排第一的成绩转专业到了CS方向。几个不同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让蔡承志拥有了比大部分人更为发散的科研思维。譬如传统的折纸艺术,土木专业的同学自然会联想到可折叠式建筑设计;EE专业的同学可能会关联到可折叠式天线结构;而计算机专业的人则会想到如何通过建模模拟折纸。某种程度上,这些想法都是可以交叉融合的。
Q2:别人眼中得“神仙”,其实一样会有“肝”不下去的时候
A2:转专业的学生一样需要修满所在专业的所有核心课程,修满相应的学分才能毕业。这意味着多次转专业的蔡承志可能需要一般同学多修一倍的专业课程。实际上,大二的时候,由于很多的课程、考试、实验挤到了一起,压力过大的他一度因为气胸在医院休养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可医院也不是“世外桃源”,最窘迫的时候他甚至只能在病房里继续自己的实验设计。
Q3:聊聊自己参与过的科研项目吧?
A3:蔡承志的父母均是华北油田的工作人员。可能是小时候跟着父母“走南闯北”无限亲近大自然的经历塑造了他的性格,在求知的过程当中,他也更喜欢以亲身的实践验证自己的想法。多元化、国际化以及跨学科交叉的趋势在如今的科研当中是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而我这些和名校导师们一起的科研经历,在无形中开阔了我的眼界,也使得自己能更加长远的看待问题。引申来说,常青藤或者同等级名校的教授和实验室平台是我选择这样一个科研项目的重要原因。更具体一点,这些名校教授们的课题都称得上是专业领域内的前沿热点,比如我选择的医学图像处理相关的课题。另外深得我心的就是授课的教授,他其实并非按照一些标准的教材授课,而是会会讲一些比较新的技术方法。鼓励学生自己多尝试探索,这个是最吸引我的地方。其实关于科研项目,有一个在课题之外体验很好的点,我们每一次实验任务发布之后,都会有一位TA对这个实验项目或者说需要完成的任务做详细的讲解,以便学员们能够事半功倍的完成自己的task。
Q4:所以科研项目给自己带来了哪些帮助和收获?
A4:一个最明显的改观是沟通能力的提高,全英文的语言环境当然很重要,但英语应用能力的锻炼只是这种提高的一部分。更关键的是,这种沉浸式的环境会在潜移默化中‘逼迫你’用一种更英文的逻辑去思考问题并表达出来。这其实比单纯的雅思或者托福报班刷分更能做到表里如一的提高,毕竟语言考试的分数不是目的,能够在以后的学术科研中有效的运用这门工具才是最重要的。很多同学可能会单纯的把这些科研经历视为提升背景以便于升学的手段,这当然也是它的重要作用之一,但是对我而言,拓宽自己的视野,让未来的道路能豁然开朗起来才是我最看重的。而在这个过程当中,养成考虑问题的科研思维,并且培养自己的科研能力,我觉得这些东西更是能受用终生的吧。
Q5:关于学习和科研规划有什么想要分享给学弟学妹们的经验?
A5:有的时候你只有做了,才会知道自己能有什么收获。再多的观望和计划你也只能原地踏步,虽然你可能还没有一个相对完备的想法或者计划,但是你只要能先去行动起来做这件事情,就总比闲着什么都不做,收获大得多。所以我觉得类似科研这种学习经历,是保证自己是充实的、每时每刻都有一些可以去挑战的任务。这种状态的维持和锻炼对一个人的提高真的是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