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通过化学竞赛,“迷迷糊糊”通过保送进入到人民大学,
而后在化学专业持续研究的李同学,近期收到了牛津大学的博士录取。
被问起“生化环材,四大天坑”的问题时,李同学表现非常淡定:
他认为,不管什么学科,比如化学,做研究不光是为了自己,还要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
同时,作为一个从本科阶段就在深入接触科研的学生,
他也一早做好了心理准备和相关心理建设,相信自己可以从容面对即将到来的科研道路上的痛苦。
而通过看似专业相关度不高的科研项目,通过交叉学科的学习,
不仅帮助李同学拿到了录取,开阔了眼界,也更加确认了自己走科研道路的决心。
下面,就一起来听听,牛津博士的分享吧!
Q1:能够先给我们分享一下你目前的学习方向以及未来的科研计划吗?
A1:我高中是通过竞赛,拿到了省级化学竞赛二等奖,然后来报名的人大的自主招生;当然啦,现在想想当时的竞赛,感觉自己其实基本就是在‘划水’。本科录取到人大的时候就是单纯的化学专业,后来自己选到了无机化学;后边经过不断的调整和尝试,最后选择了计算化学。计算化学其实是化学分支里,可能听起来不如生化有很多的实验操作过程;计算化学更多是在做基础的理论性研究,听起来可能会有些枯燥。但是我依旧我认为很有意思的一个领域:计算化学本身是可以作为单独的学科进行研究的,但是同时,也是实验化学和材料科学中很重要的辅助工具。举个例子吧----比如我们有时候想要进一步做某个反应优化的时候,因为这个小分子的情况可能我们现在不完全了解,或者很难实现合成的时候,计算化学就可以通过计算,来找到更加优化的结构进行合成,或者来找到更稳定的结构,从而对分子结构、成键性质有更深入的理解。简单点说,就是通过计算,去确定尽可能准确的分子结构,或者解释一个新的化学反应机理——或者说,是一种脱离实验且有较高准确度的表征方式。博士的申请方向也是在计算化学,原因其实也挺简单的:一则是因为自己一直在这个方向做研究,第二就是,套过一圈导师以后,发现老师们很看重本科的研究方向和今后研究的一致性。最后也录取这个方向,还是很开心的。
Q2:为什么会选择集思学院的科研项目呢?而且好像跟专业关系不大
A2: 也是被推荐参加集思学院的项目,因为之前在英国交流那一年,偶然学习了《绿色与可持续化学》这个课程,涉及到了电池、能源以及环保的内容,我个人比较感兴趣,所以在选课题的时候,看到这个项目就直接选了。当然也是很受自己专业学习的影响啦~计算化学也可以指导实验的进行方向,避免实验项目出现方向性错误。同时也可以将一些反应历程数字化,不再局限于实验产出,一定程度上节约实验成本,还能对实验结果进行很好的验证。而且从我自己的角度来看,化学实验出结果当然很重要;但是在整个的化学反应过程中,提高安全性和效率、少产生废物、少用化石燃料,这些细节都非常重要。Daniel教授的课题是叫《21世纪新能源技术综合研究》,不得不说,非常合我的胃口,即使专业方面未必是完全符合的,Daniel教授的课题是叫《21世纪新能源技术综合研究》,不得不说,非常合我的胃口,即使专业方面未必是完全符合的。但是在他的项目中,我学到了很多。
Q3:具体有哪些收获呢?
A3:第一就是,很好开阔了眼界,能够对化学以及能源,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更全面的视角。Daniel教授讲课很有趣的,能把能源的内容讲的很容易理解。当时其实每周五都会有点期待,因为当天一定能学到很多的新知识。当然啦,可能的容量还是很大的,有些时候也是需要再次做回顾和复习的。不过,Daniel教授真的教会了在能源方面不同的打开方式。尤其是关于能源和未来能源发展的部分,让我意识到,对于现有能源使用方式的改变,其实也是很重要的部分--不必要只依赖于新能源的开发与使用。或者说,对于能源的使用效率,才是能源问题的核心,而不是新的能源来源。第二,mentor的课程非常接地气,涉及到了中美以及世界能源发展趋势,包括电动车的发展这些。对我来说,理工科类在现实中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工科还是要接触现实生活的,不过挺尴尬的是,第一节mentor课,其实我睡过了。
第三就是,通过交叉学科以及知识迁移,让我对自己的科研以及职业发展有了新的认识。生化环材四大天坑嘛,我其实很早就做好了闷在实验室的准备;但是这个科研项目,让我能意识到,或许做科研,未必以后真的要蹲在实验室啊。比如做项目评估,这种很好结合理论但是又需要实验室经验的工作,也是我可以考虑的方向。第四,应该就是最现实的部分,对我申请的帮助。我是拿到了主导师,也就是耶鲁大学终身正教授--Daniel教授的亲笔推荐信的,也作为很重要的申请材料去完善我的申请了。而且我觉得对面试的帮助也很大。因为我跟牛津的导师面试之前,只有两三天的准备时间,非常紧张。得益于之前在项目中做过相应的presentation,还有未来的规划,在表达上就比较流畅而且有自信;然后就跟导师match上了。所以就牛津了!!
Q4:还有什么其他想要分享的吗?
A4:说实话,在项目中,看到那些海外本科的学生,我还是很羡慕的。除了语言功底强,他们整体的视野也很开阔,对于事情的认知都很独立、很有想法。这也是我对于海外留学最为看重的点之一,第二就是,感觉在申请过程中,自己还是有准备不足的地方吧。从19年夏天开始到申请季那段时间,我基本没休息过,整个人的状态也很疲惫,导致对于留学的一些准备事项其实做的不是非常好。现在想想,其实也是该要提前多了解的--我多少还是把留学这个事情想得过于简单了。早做准备早规划早实践,还是非常有必要的。虽然我的申请季很魔幻,但是还是祝大家最终能心想事成。